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 > 第40章 开封周王“挥金如土”

第40章 开封周王“挥金如土”(第1/2 页)

目录
最新仙侠小说小说: 仙火焚天我在仙侠世界打闷棍麒麟历险记星龙召唤师好像是封神来着大魔神传奇苟刀修我真的成了王爷我的成仙速度有点快玄幻:我带着亿万星辰去穿越异世武林至尊异界之五种药剂当天才凡人修仙:从一本破书开始蛊仙人,蛊蛊蛊蛊蛊蛊乾坤造化:万物同流,生生不息入魔记万毒纲目我在甬安当罗刹我以武器战天下帅小白封神路

得到张辽、马超两员大将以及林冲之后,崇祯整个人都神清气爽。 随即龙行虎步一路来到东宫,此时正巧碰到太子朱慈烺在学习骑马弓射,只不过大明传至今日,咱们的这位太子好像并不喜欢这些,而是更倾向于之乎者也。 “皇儿学习的如何了。”崇祯看到这一幕后随口说道。 “儿臣叩见父皇!”朱慈烺见崇祯来到立马恭恭敬敬的喊道,见崇祯询问自己便回答说:“父皇,儿臣以为更多的应该学习如何治国治民,修习孔孟之道。至于这刀兵之事,自有武夫将士。” 崇祯一听,好家伙太子太师们教的真好啊,幸亏自己现在春秋鼎盛,对这位便宜儿子大明太子还有的是时间教导。 “既然太子不喜欢骑马箭术,那么林冲便到禁军担任教头,负责朕的护卫吧。”崇祯张口说道。 “末将领旨。”林冲一听自己终于不用再教这位不喜欢自己的太子,可算是松了一口气。担任皇帝护卫可比现在好多了。 “传朕口谕,太子太师、太傅讲学之时好好传授一下太子什么是君子六艺。”太子对弓马箭术如此抵触,还是要根本上找一找,这些儒家大师恐怕自己也忘了君子六艺是什么了。 看到父皇有些不高兴朱慈烺心中有些委屈,先生老师都是这么教自己的。 随后崇祯摆驾坤宁宫,而周皇后也看出崇祯今天难得高兴,连忙安排人准备膳食。夜晚,崇祯将对太子那点不高兴的事加倍释放在其母后身上。只可惜周皇后偶像包袱太重,母仪天下让她不得不矜持。 第二日,崇祯从坤宁宫离开召见了张世泽、张辽、马超等人。 “五军营训练的如何了。”崇祯问道。 “回禀圣上,五军营经过近两个月的训练,脱胎换骨,可为大明为陛下而战。”一腔热血的张世泽豪气的说道。 “好,世子有如此雄心壮志不愧为英国公之后。朕刚刚收到辽东奏报,建奴济尔哈朗与豪格领兵进犯宁远,宁远总兵吴三桂不敌已退往山海关。” “如今我大明关外之地尽丧,只能固守山海关,但是这只是暂时的,朕早晚要马踏建奴,收复辽东,到时自会有尔等用武之地。”崇祯说道。 其实什么吴三桂不敌退往山海关,实际上建奴大军一到,吴三桂便拔马西逃。只不过宁远孤城,本就无法坚守所以兵部便对此视而不见。至于其他大臣则鬼哭狼嚎要求崇祯制裁吴三桂失地之责,而崇祯全都留中不发。因为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张世泽听闻之后心中怒火中烧,恨不得现在就将建奴砍杀。 “世子、马超、张辽留下,其他人全都退下吧。”崇祯见完五军营众将之后说道。 随着其他人退下,崇祯开门见山的说道,“朕得到锦衣卫密报,张家口以八大晋商为首多年以来向建奴走私大量朝廷禁运物资。同时囤货奇居,哄抬物价。实乃汉奸!” 三人听闻之后也是大惊,没想到大明之中有如此蛀虫,纷纷请命诛杀贼子。 “朕本欲调宣府总兵周遇吉配合锦衣卫进兵剿灭汉奸,然建奴异动,九边重镇不可轻动。着五军营参将张辽领兵三千出京师入张家口配合锦衣卫抓捕这群蛀虫。”崇祯命令道。 张辽听到崇祯点将,立刻领命。而张世泽和马超在一旁也跃跃欲试。 “此次行动,切记保密,这些晋商与朝中大臣勾连甚重,免得走漏风声。世子与马超则就在京师掩护张辽。” “臣等领命。”二人见状也只能放弃。 是夜,张辽从五军营中亲自挑选三千将士,以剿匪名义,连夜出京。所有人都不知道其真正的目标。 而锦衣卫只会同知李若琏已经在张家口附近调查多日,如同皇帝所说的一样,整个张家口卫所和锦衣卫百户皆为商人所收买,为走私禁运物资掩护。 李若琏假借巡查九边路过张家口,顺便看一下这里的锦衣卫卫所。并未久呆,住了两日便离开。仅仅两日这些商人就以锦衣卫百户牵线给李若琏奉上了白银十万两。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李若琏默不作声的将白银收下,心中冷笑这些人真是好大的手笔。 离开之后,李若琏率领亲信隐藏在张家口外围等待援军。 河南境内。 开封城经过大战之后正在修缮,李邦华、施邦曜二人也在护卫之下带领剩下的赈灾粮草赶到开封进行赈灾。 而朝廷封赏的圣旨也随之到来。 新乐侯刘文炳被崇祯任命为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京营副总督。从一品,回京述职。 新城侯王国兴,任命为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正二品,率领神机营回京述职。 总兵虎大威、高文杰皆有所赏赐。 任命忠武营高仙芝为河南代总兵,封常清领三千营,二人率领忠武营、三千营继续围剿闯贼余部。 迁保定总督杨文岳河南督师,命其治理河南流民、灾民。使民有所耕,有粮吃。 追封战死的总兵方国安、杨德政二人太子太保。 下旨犒赏全军。抚恤阵亡伤员。 当然崇祯已经从奏折当中知道开封之战时周王的豪言壮语。崇祯自然不能驳

目录
超级投机者千年为师,终身为夫大秦寒门小书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