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明朝正德朱厚照 > 第24章 想开海禁

第24章 想开海禁(第1/2 页)

目录
最新仙侠小说小说: 大魔神传奇苟刀修我真的成了王爷我的成仙速度有点快玄幻:我带着亿万星辰去穿越异世武林至尊异界之五种药剂当天才凡人修仙:从一本破书开始蛊仙人,蛊蛊蛊蛊蛊蛊乾坤造化:万物同流,生生不息入魔记万毒纲目我在甬安当罗刹我以武器战天下帅小白封神路云和山的顶端亦往亦往万兽箓神域大战诸天百花公子

杨一清觉得这总结的太到位了。 朱厚照咧嘴一笑,这可是后世万历年间的户部尚书谢杰之言。 一语道破了倭寇和朝廷的关系。 “请老大人回来是入阁的,还是帮忙整顿军务。” “朕想把宁波市舶司重启,杨卿可得支持朕,可有合适人选?” 听的是正式称呼,杨一清下意识的坐直了身子,脑中细细思量起来。 皇帝想开海禁,但这个名头得由我来提。 “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这样一来,倭寇之患就自然消除。 忍不住为皇帝喝彩,一语中的。这是个好皇帝呀,从小就聪慧,就是被刘瑾,张忠这些该死的太监宦官给带坏了。 自己都65岁了,得皇帝不弃,这事就我来提。杨一清丰富的心理活动起伏着。 “老臣倒是可以推荐一人,臣在焦山寺访友时,认识了一青年才俊,家里世代行商,亦有商船。” “他对海外好像很熟悉,只是此人没有功名,恐怕不能朝中当差。” 朱厚照不以为意道:“只要能看书写字就行。不要他当官,朕要他当朕的三宝太监!” “出师海外,扬我国威!” 杨一清一愣,家财万贯,让人来当太监,这不是害人吗?再一细想一下子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皇帝这是效仿永乐皇帝了。 也是他从小就敬佩太祖太宗。 “老大人你写一封手书,朕安排人去把他叫过来瞧瞧。” “臣...遵旨!” 杨一清的突然回京,再突然的入阁,似乎给平静了一段时间的朝堂,投了一块大石头,溅起了阵阵水花。 皇帝陛下这个突然的深水炸弹,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 内阁一下就达到了空前的6个人。 皇帝今天又来上朝,这是给杨一清站台。 原来勤快了几天,好似新鲜劲儿一过,他就歇菜了。 不过他提出来的的早上8点来上班,那真心的太好了。 从来没有老板这样的关心下属,离的近的还能有空去喝上一杯豆汁,吃上一根油条。 离的远的也能从容多了。 谁都没有再提起什么祖制,能想象的到,以后的冬天也能在暖和的被子里抱着老婆,小妾多腻歪2个时辰。 杨一清上台第一次朝会,就放了一个大炸弹,把所有人都炸的晕晕乎乎的。 他提出来要和北方的蒙古各族开放互市,做贸易,避免边境再起战火。 这一提议一出来,那犹如火上浇油一般,烧的轰轰烈烈。 “杨阁老,此言差矣,和蒙古各族做生意,这不就是资敌吗?” 御史薛怀义立马就跳了出来反对。 明朝的御史也是个奇葩,很多人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不管对方的观点是对,是错。 先怼了你再说,他们怼天怼地怼空气,和现在的键盘侠有的一拼。 尤其是怼高官,怼皇帝。 乐此不疲!!! 如果怼的挨了板子,挨了训叱的话还能得到同僚的拥护,风光无比,对提升个人名望那是一个最快捷方法。 杨一清也是为官几十年的老鸟,岂会被人难住:“开放互市,可以选定一些商品。盐,铁,粮食,武器等是违禁物品,这些是严格管控的,违者夷全家!” “丝绸,茶叶,陶瓷这些在北方很受欢迎的货品,可以交易。” “这能让我们大明朝增加税收,老百姓得到更加多的收入。” “我们得到他们的羊,还有马,皮毛,山货之类的。” “双方百姓如果能长久的双边做生意,那互相敌对仇视就能少很多,再起兵刃就困难的多。” 杨一清侃侃而谈,不慌不忙的一条条列举互市的好处。 朱厚照笑眯眯的在上面看着这位老大人的表演。 心中在嘀咕,难道这老头儿是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是提出来和蒙古人做生意,实际打的注意是开海禁? 又一个御史周理出来反对:“杨阁老,您原来也是三边总制,也曾经领兵打败过北方的这些蒙古人,对于边境可能比我们这些人还熟悉。” “下官就只问一句,这些蛮夷,他们养的熟吗?” 这一下大家都议论纷纷,心中都在反问,养的熟吗? 杨一清云淡风轻,稳操胜券的表情一下子就变的严肃起来。 喃喃自语的跟着说了出来:“是啊,他们养的熟吗?” 这个御史神情激动,大声说道:“蛮夷就是蛮夷,小官熟读所有史书,从来都没有这样的记载。” “下官以为互市并不可取也!望大人深思。” 说完对着杨一清深深一鞠躬。 杨一清也对着他一鞠躬,“受教了。草原人确实养不熟。是我杨一清考虑不周。” 朱厚照突然说道:“杨阁老说的并没有说错,对待草原人,互市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武力强大只能暂时让他们屈服,一旦我们势弱,他们就会再次作乱。” “他们和我们一样,谁也征服不了对方,只能世世代代的杀戮这样延续下去。”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形容他们最为贴切。”朱厚照的话,大多数的大臣还是认同的。 “那我们要怎么才能让他们兴不起作乱的念头呢?” 刚刚反驳杨一清的2个御史,眼力

目录
封地1秒涨1兵,女帝跪求别造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