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的古书里有一座修仙宗门 > 第221章 清点战果

第221章 清点战果(第1/2 页)

目录
最新武侠修真小说: 里武侠道之所止我,天命反派,惊夺一切机缘!梦中和女帝修炼,醒来都成真了!龙吟山河图影视:从神雕能穿到僵约万界妖魔乱世,我重生成了一座神山游侠青龙传车满香传奇不朽世家:从打造家族天骄开始斗罗:我的蓝银草不太正经木香花综武,大宋皇子的我总想闯江湖二郎修仙传给老皇帝当差,开局满级九阳神功龙象镇狱诀血龙剑道嗟仙秋叶涴红刀天书落

地上放有两个储物袋,杨不庚打算先看九王子的,这家伙身份不一般,身家应该不是普通筑基修士可比的。 打开储物袋,里面的东西让他瞠目结舌,灵石比他想象中还多,没有下品灵石,共计三万块多中品灵石,最让他惊喜的是,还有十块上品灵石。 单单灵石这一部分,杨不庚只能感叹,修仙界的身份差异比世俗界更夸张,大多数散修为了赚到几块灵石奔波不止甚至付出生命代价,就算是他穿越过来带着金手指,经过这几年的疯狂敛财,身上的灵石也就堪堪和九王子齐平,而储物袋里的灵石,极有可能是这家伙出来游荡挥霍的零用钱罢了。 储物袋里有几件攻防宝物,杨不庚不放在心上,红芒剑这样的极品灵器都拿来自爆,谁让他是一个极品灵器的加工大师呢。 最让他无语的是,储物袋堆满了各式各样女子使用的产品,如胭脂水粉、肚兜亵衣、长裙纱衣等等,还有一些诸如欢乐椅、快活床等造型独特的情趣产品,很多他都没有见过,但从外观能猜到其作用,或许这些东西才是九王子心目中最珍贵的宝物。 这一大堆东西还真是鸡肋,不知该如何处理,那些肚兜亵衣纱裙等都是用珍稀材料制成,其价值堪比上品灵器甚至极品灵器,个别还有很不错的防御作用,丢弃是非常可惜的,但也不可能拿来送给云汐,谁知道这些贴身衣物有没有使用过。 当然这一大堆九王子的“宝物”中,还是能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比如发现了一瓶驻颜丹,几瓶润肤丹,几瓶麝香丹,其中最让他惊喜的是一瓶增寿丹。 九王子把增寿丹也归类到女子用品中,想来和驻颜丹、润肤丹等东西一样,用来赏赐或讨好女人的。 增寿丹顾名思义作用是增加寿元,听起来是种非常逆天的丹药,毕竟修仙除了获取强大的力量外,和凡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寿元增长,服用后能增加寿元,这岂不是打破头都要抢夺的仙丹? 但实际上,增寿丹在修仙界和驻颜丹一样,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并没有想象中这么珍贵。 其原因是修士一生之中只能服用一颗延长生命丹药,而增加寿元的丹药有延寿丹、增寿丹、青冥丹、长生丹等,增寿效果都不同。 这类丹药中,延寿丹效果最差,只能增加五年寿元,凡人也可以服用,其次是增寿丹,可以增加十年的寿元,凡人不能使用,青冥丹可以增加五十年寿元,效果最好的是长生丹,能增加百年寿元。 在正常情况下,修士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主动服用延寿丹、增寿丹这两种较为低阶的寿元类丹药,万一日后能找到更好的青冥丹和长生丹,岂不是悔恨莫及? 当然寿元类丹药的效果也有讲究,要遵循修仙界的基础法则,如炼气期修士的寿元极致在一百五十年上下,如果获得一颗长生丹,吞服后并不能增寿一百年,因为这大大超过了炼气期修士的极限寿元,所以炼气期修士服用长生丹,最多只能增加三十年寿元,这就会造成大大的浪费。 所以炼气修士如果真能收获一颗长生丹,肯定不会吞服,他们可以用其换取一颗青冥丹和大量的修炼资源,寻求突破筑基后再服用青冥丹,这才是最合理的操作方法。 以上这些寿元丹药的效果都是以下品丹药作为描述,毕竟市场上很难出现中品以上品阶的。 九王子这瓶增寿丹共八粒,都是下品丹药,每颗可以增加十年寿元,这点寿元对筑基修士来说有点鸡肋,更不说是金丹修士了,所以才被九王子当成赏赐品。 但这八颗增寿丹对杨不庚来说大有可为,虽然延寿丹和增寿丹因为材料问题无法提纯成极品丹药,但上品延寿丹增寿可达三十年,这是炼气期修士的最优使用效果,对筑基修士也有非常大的诱惑。三十年时间,完全有机会冲击下一个境界,至于效果更好的青冥丹和长生丹,根本不是炼气修士和筑基修士能染指的。 驻颜丹也不错,他现在手上只剩下两颗,如今又补充了六颗,存货又变得宽裕起来。 九王子的储物袋中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其中那块傲家的身份令牌和这个储物袋他是绝不会拿出书屋空间的,上面必有特殊标记,一旦现世,麻烦就大了。 相对于九王子,杨不庚更期待安向北的储物袋,灵石应该比不上九王子,但金丹修士的资源,总比一个不靠谱的花花公子来得实用。 果然,安向北储物袋里的灵石只有九王子的三分之一,一万中品灵石,也发现有五块上品灵石。 灵器一直不是杨不庚关注的部分,金丹修士可以使用比灵器高一等级的法宝,但可以使用不代表拥有,安向北就是这类没有法宝的普通金丹修士。 在安向北储物袋的一个角落里,堆放了不少水属性的高端炼器材料,似乎是为了炼制某件水属性法宝而收集。 这些材料珍贵是珍贵,杨不庚却不懂炼制,也不清楚材料是否收集完成,只能暂且放置,以后有机会找炼器高手炼制成法宝

目录
李易陆璃全集小说阅读免费
返回顶部